语句排序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版块当中属于难度系数较高的题型,而且每年必考,川考每年固定的考查两道题目。这种题型的特点就是句子凌乱,需要把关系理清楚那就必须耗费大量时间。那排序题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吗?我们通过真题来感受一下:
【例】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
②主要根据是《梁书》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“扶桑国”的故事,认为“扶桑”即墨西哥
③日前,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“玛雅—中国文化连续体”的假设
④遗憾的是,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
⑤后来又有“殷人东渡说”,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
⑥长期以来,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,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“扶桑国”说
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,语序正确的是( )。
A.③⑥①②⑤④ B.③①④⑥②⑤
C.⑥③②⑤①④ D.⑥②⑤③①④
我们发现这道题目里面有两条线索:首先是文段所讨论的话题;其次是内部的时间顺序。的确,这两点确实是该题的突破口。那有的同学会说,我之前解答语句排序题是这样的:首先,对六个句子按照自己的理解排个序,然后再匹配选项。那我们可以算算对这六个句子排序有多少种可能性?排列组合问题,一共有720种可能性,别说一分钟,可能十分钟都排不出来。这样做显然是不科学的,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什么呢?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的选项布局。我们发现,A和B都是以③开头,C和D都是以⑥开头,从这种选项布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其中具有规律性,因此,科学的做法应该从选项布局入手。那我们在观察选项布局的时候会发现有三类情况,比如第一类:
A.②⑤③①⑥④
B.②⑤③⑥④①
C.②⑤⑥④③①
D.⑥④③①②⑤
这种选项布局出现的时候,首项肯定是②,我们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够想通了,如果是②做首句,那A、B、C三个选项就加大了我们辨析的难度,如果是⑥做首句,那我们只需要看看D选项答案就选出来了,这显然达不到考查我们能力的要求,因此当这种选项布局出现的时候,首项肯定是②,这是命题人的思维。我们再看下面这种选项布局:
A.③⑥①②⑤④
B.③①④⑥②⑤
C.⑥③②⑤①④
D.⑥②⑤③①④
这种选项布局出现的时候,我们就要根据首句特点来判断哪个选项更适合做首句。常出现的适合做首句的情况有:援引观点、背景铺垫;常出现的不适合做首句的情况有:反面论证、补充类表述、指代类表述;常适合做尾句是结论类表述。这样说有点抽象,给大家举个例子:
【例】①在丹麦、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、石制矛头、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。
②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,很快就出现了苔藓、地衣和细草,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
③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,很适合生物的生长
④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
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,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
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
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,语序正确的是:
A.⑥⑤③②④① B.⑥②④①⑤③
C.⑤③②④⑥① D.⑤②③④①⑥
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,首项为两个⑤和两个⑥,我们先读“⑤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,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”没有明显的不合适,再来看看“⑥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”开头就出现了“这”指代类表述,如果放在首句会出现指代不明的情况,因此,指代类表述不适合做首句,因此排除A和B两个选项。再来判断⑤③和⑤②的顺序,就可以锁定答案了。那如何判定⑤③和⑤②的顺序,那就要进行连贯性验证,连贯性验证涉及四个方面:关联词语搭配、话题重复、时空顺序、逻辑关系。我们还是通过这道题目来说说上述四个方面是什么意思。我们先看⑤③,⑤的后半句提到“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”③的前半句提到“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”构成了“大西洋暖流流经”这个话题的重复,因此锁定C选项为正确答案。
第三种选项布局比较难,请看下面这个例子:
A.③⑤①⑥④②
B.④⑥①③②⑤
C.⑤①②⑥④③
D.②④⑥⑤①③
这种选项布局出现的时候,我们发现首项③④⑤②没有任何规律可循,那有同学会说能不能根据首句特点来解答呢?首句特点可以,但是很浪费大家的时间。有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,虽然首项没有任何规律,可是选中当中的布局好像有规律,有同学发现ABCD四个选项每个选项当中⑥和④总是有关系的,那么我们只需要判断⑥和④之间的顺序性,再判断哪个选项适合跟在⑥或④的后面就可以锁定答案了。技巧其实已经讲完,我们还是通过真题来检验一下:
【例】①上个世纪30年代,徽州的一些文献继续流往杭州、南京等地
②抗战结束之初,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,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,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
③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、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
④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,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通。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
⑤随着时代的变迁,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
⑥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,还有的保存于祠堂、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
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,语序正确的是:
A.②③⑥⑤④① B.②③⑤④⑥①
C.③①⑥⑤④② D.③⑥⑤④①②
我们首先看看选项布局,两个②和两个③开头,我们先看看②提到“抗战结束之初”,①“上个世纪30年代”那说明①应该在②的前面,据此可以排除AB以②开头的选项,然后根据逻辑关系,③首先讲什么是徽州文书,之后讲主要保存在哪里,最后讲如何流传的。所以锁定答案D选项。
语句排序题突破口就是要从选项布局入手,然后再根据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、关联词语搭配、时空顺序、话题重复来确定正确答案的顺序。